摘要:?
貢茶的生產,一方面除了滿足天子與皇室的需求,成為皇室的特供物品;另一方面,貢茶具有很強的政府向地方征收實物稅的性質,具有征貢區(qū)域擴大、不計成本等特點。歷史上著名的貢茶院如顧諸貢茶院、北苑龍焙、武夷山御茶園等,為了滿足進貢的需求,地方官府不斷擴大貢茶院的規(guī)模。茶院在鼎盛時,役工上萬人,制茶工匠上千人。但是,隨著貢茶產量增加,茶產區(qū)不斷擴大,以及制茶大量消耗燃料等,逐漸影響了地方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表現為地方山林被大量砍伐,進而導致山地泥石流和河道淤塞,嚴重影響到地方百姓的日常生活,阻礙了地方的經濟發(fā)展。
此外,受中央直屬貢茶院的影響,各地方官焙亦步亦趨,且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,地方商人和百姓亦廣泛加入貢茶生產的行列,更加劇了地方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破壞。
( 二)北苑龍焙
入宋以后,太平興國二年(977 年),北宋政府始置北苑龍焙,成為御茶園,并逐漸取代了顧渚貢茶院。之后,北苑龍焙不僅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貢茶數量大大超過前朝,而且窮奢極侈,貢茶品種和質量超過任何一個朝代。據《東溪試茶錄》記載,建安有“官私之焙,千三百三十有六冶[17] 。其中官焙之數,在五代南唐時已有38,建安下屬6 縣皆從事貢茶生產之事。宋朝建立后,盡管官焙數量時有增減,但慶歷中,北宋北苑龍焙共有御茶園39 座,且貢額不斷增加。據《宋史·食貨記》記載,北宋大觀年間,“歲貢片茶二十一萬六千斤冶[18] ,其貢額超過唐顧渚貢茶10 倍,至南宋時,貢額已大大減少。
據《榮齋三筆》記載,至孝宗淳熙年間,北苑貢額達到5 萬有奇,盡管如此,其貢額亦是唐代顧渚貢茶的兩倍多。元代,北苑龍焙雖有進貢,但進貢數量已不能望宋項背,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 年)罷造龍鳳團茶,北苑龍焙正式裁撤。北苑龍焙,自閩國時起計,至武夷山御茶園取而代之時,后明初正式裁撤,已維持約500 年。北苑龍焙的退位,一方面是明朝朱元璋愛惜民力,廢除制作精細和奢華的龍團鳳餅,另一方面也是北苑龍焙所在的建甌東峰鎮(zhèn)鳳凰山一帶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已經遭受到嚴重的破壞。例如,北苑龍焙之一的石坑,“慶歷中,分屬北苑。園之別有十:一曰大番、二曰石雞望、三曰黃園、四曰石坑古焙、五曰重院、六曰彭坑、七曰蓮湖、八曰嚴歷、九曰烏石高、十曰高尾。山多古木修林,今為本焙取材之所。園焙歲久,今廢不開。冶[17] 可知,在北苑周邊產茶品質較好的茶園(外焙)都選入北苑(龍焙),而官焙周邊山林多長有高大古木,卻大量被砍伐用于焙制貢茶,久而久之,部分御茶園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變差,逐漸不適合生產貢茶,便被廢置。
與此同時,北苑龍團鳳餅進貢時,建州的建盞作為茶具亦是貢品之一。當地百姓和宮廷都流行斗茶,建盞顏色貴青黑,蔡襄曾說道,北苑龍團鳳餅“茶色白, 入黑琖(古同“盞冶, 編者注), 水痕易驗冶[19] ,且宋徽宗特別善于斗茶和分茶,因此建盞是兩宋時期流行的重要茶具。雖然建盞的主要產地在建陽的水吉鎮(zhèn),但隨著建窯的興起和斗茶的流行,建盞的生產已經逐漸擴大到閩東、江西、浙江和安徽。
據考古挖掘,已知與建甌市東峰鎮(zhèn)(北苑龍焙所在地)交界的小松鎮(zhèn)就有出土的宋代的建甌漁村窯址,另外建甌市周邊一帶均有黑窯模仿建窯生產黑釉瓷器。如弘治《八閩通志》記載,甌寧縣有“黑窯坑山,山下舊有窯冶[20] ,而除記載之外,民間的黑窯更多。建盞的燒制需要大量的木炭,民諺道:“一里窯,五里焦冶,木炭來源于周圍山林的木材,如此更加劇北苑龍焙周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破壞,貢茶品質和產量逐漸下降,也是后人為什么只道有武夷山御茶園,而不知有北苑龍焙的原因。
(三)武夷山御茶園
元代,北苑龍焙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,取而代之的是武夷山御茶園。至元十四年(1277 年),浙江平海行省平章事高興采制武夷茶進貢。大德五年(1301 年),元朝政府下詔創(chuàng)皇家焙局,不久改為御茶園。御茶園初貢僅20 斤,采摘戶僅80。至正年間,貢茶增至990 斤。明初,雖罷團餅之
貢,但貢額不變,仍為990 斤。至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“郡守錢璞奏免解茶,將歲編茶夫銀二百兩,解府造辦解京,而御茶改貢延平。而茶園鞠為茂草,井水亦日湮塞冶[21] 。至清代,盡管武夷山御茶園不屬于中央政府管理,但作為地方管理的官焙繼續(xù)進貢茶葉??芍?/span>,武夷御茶園自元代創(chuàng)立,至嘉靖三十六年御茶改貢延平,作為中央官焙共維持了約250 多年。
而從明末至清末,武夷茶作為土貢仍然持續(xù)了近300年。武夷山御茶園的開辟,對武夷山的森林產生極大的破壞,據《閩小記》記載:“武彝產茶甚多,黃冠既獲茶利,遂遍種之,一時松栝樵蘇殆盡。及其后崇安令例致諸貴人,所取不貲,黃冠苦于追呼,盡斫所種武彝真茶,九曲遂濯濯矣!冶[22] 明末釋超全撰《武夷茶歌》亦說:“景泰年間茶久荒,喊山歲猶供祭費。輸官茶購自他山,郭公青螺除其弊。冶[23] 可知,景泰年間,因為大量砍伐森林開辟茶園,后又將茶樹砍伐殆盡,武夷山御茶園遂變得荒蕪,九曲溪亦變得光禿禿,植被反復更替和破壞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惡化,貢茶亦只能采購他山。幸好武夷山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自我恢復能力較強,經過明代中后期近100 年的自我恢復,至明末清初,武夷山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重現生機,再次作為清政府的土貢來源,成為中國烏龍茶和紅茶的發(fā)源地。然而,據徐曉望的觀察,認為“自古以來,茶山的開辟對森林破壞是極大的。以武夷山風景區(qū)來說,游覽武夷山的人會發(fā)現,盡管武夷山的山水十分美麗,植被覆蓋也不錯,但是,武夷山沒有百年以上的大樹! 造成這一情況是由于明末以來武夷的種茶業(yè)大發(fā)展,民眾將九曲溪邊的山地全部開發(fā)為茶山,為了制茶的需要,他們將山邊的大樹砍伐,用作炒茶的燃料。從明末到清末,武夷山的種茶業(yè)旺盛了三百多年,而武夷山的樹,也都無法長成大樹! 武夷山的破壞,是閩北全區(qū)的一個縮影冶[24] 。武夷山御茶園,盡管每年進貢不到1 000 斤,然而不到250 年后,武夷山御茶園已經停用,改貢延平,由此可知周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惡化程度。而武夷茶業(yè)發(fā)展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在清代表現得尤其突出,后面將有詳細介紹??傊?/span>,直屬中央的貢茶院,為滿足皇室對貢茶的需求,全然不顧地方環(huán)境生態(tài)的破壞采茶制茶,已經對地方生態(tài)和經濟的發(fā)展產生了嚴重的破壞,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。
武夷山御茶園自元代創(chuàng)立,至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改貢南平。明末清初,武夷山再次恢復貢茶生產,其武夷茶的名氣已經深入人心,清朝皇帝對武夷茶亦是贊賞有加。有清一代,武夷茶的價格昂貴,獲利甚多,加之有貢茶的聲譽,地方百姓和各地茶商均來閩北采購武夷茶。然而武夷山所產之茶有限,武夷山周邊的各縣逐漸加入生產巖茶的行列,所產之茶亦稱武夷茶,如武夷茶的重要產地之一建陽縣。建陽“山多田少,荒山無糧,以歷來管業(yè)者為之主。近多租與江西人開墾種茶。冶[31] 隨著清初武夷茶的風潮席卷世界,武夷茶出口呈現井噴之勢。道光年間,建陽山已“茶居十之八九冶[32] 。建陽地區(qū)無山不茶的現象,很快造成了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破壞問題。其一,茶園開辟和制茶需要大量砍伐木材,極大地破壞了森林生態(tài)。縣志記載:“今建陽所轄之山,惟近城官道旁種茶差少,余則彌望皆童。冶[32] 其二,是形成了泥石流災害,損害農田。建陽人徐經記述其情形曰:“茶利興而田害不可甚言矣。近十年來,附山之田為山土壅蔽,不得栽種。且春夏積雨,山無淺草以蓄雨水,又無堅土以當水勢,遂至一崩而下,動數百畝。冶[33] 其三,泥石流災害造成了河道淤塞??h志記載:“三十年來,每遇大雨時行之候,東北二溪,輒紅波洶涌,勢若黃河,皆茶山之水,由山溝而田澗,由田澗而大溪,以故澄潭皆淤泥填塞。有舊深數十丈者,令只數尺,如溪東浮橋潭是已。水道愈淺,水患愈多,既傷禾稼,而沿溪廬舍,亦多受壞,凡皆澇之為害也。冶[32] 與此同時,周邊地區(qū)百姓由于貢茶產生的經濟效應巨大,也紛紛加入到武夷茶生產的行列,許多茶農和茶商因茶致富。然而有大利必有大害,大量砍伐木材、破壞森林所致的自然災害連鎖反應接踵而至。茶農和茶商只見眼前利益,對大自然任意索取,特別是鴉片戰(zhàn)爭之后,武夷茶貿易逐漸走下坡路,而木材生意興旺,茶農又紛紛砍伐茶樹,改種松樹,經營木材,植被反復更替而土地得不到修整恢復,更加劇了地方的水土流失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破壞。